九
日
郭
外
二
首
(
其
二
)
萋
萋
宿
草
暗
荒
丘
,
落
日
徘
徊
上
上
头
。
一
曲
悲
歌
天
地
窄
,
怪
人
独
鸟
入
长
楸
。
秋节
写景
怀古
抒情
悲歌
荒丘
落日
地点
悲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孤独的深刻思考。首句“萋萋宿草暗荒丘”,以“萋萋”形容草木茂盛,但“暗”字暗示了环境的阴郁与荒凉,荒丘之上覆盖着茂密的野草,营造出一种衰败的氛围。接着,“落日徘徊上上头”一句,将时间限定在黄昏时刻,落日似乎不愿离去,停留在高处,这不仅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苍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一曲悲歌天地窄”中,“一曲悲歌”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哀伤与痛苦,仿佛整个天地都因这份悲伤而显得狭小,无法容纳如此深重的情感。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哀愁,也触及了更广泛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一句“怪人独鸟入长楸”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在长满楸树的林间,一个怪异的人与一只孤独的鸟并存。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孤独的主题,怪异之人与孤独之鸟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孤独感的画面。楸树的长影与人物的孤独形成呼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深邃,引人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以及孤独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郝经
154首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