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绿
西
写景
咏物
写花
抒情
秋天
怀古
情感
思乡
爱情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陂塘边野莲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诗中的“陂塘渺烟芜,秋波淡浮空”两行,以寥廓的视野和淡淡的秋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蒹葭杂芙蕖,依稀见愁红”两句,通过将芦苇与荷花交织在一起,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并存,同时也映射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轻销露华凉,亭亭倚西风”描绘了野莲在微凉的晨露和西风中独立的姿态,展现出坚韧与优雅。接下来,“金粉亦自香,霞腴为谁容?”则运用比喻手法,将野莲的香气比作金色的粉末,霞光般的色泽,却无人欣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慨。“无言恨最深,失偶情更浓。”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深深遗憾与情感的加深。最后,“摇摇似相招,为喜诗人逢。”以野莲似乎在邀请诗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美好相遇的喜悦。“翻思彼桃李,反在罗绮中。”诗人反观桃李,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却不如野莲的自然与纯粹。这不仅是对桃李的讽刺,也是对野莲品质的赞美。紧接着,“复忆岩下兰,绿叶翳荒丛。”回忆起岩下的兰花,虽生长在荒野,却依然保持其高洁之姿,进一步强调了野莲的坚韧与不屈。“西子出苧萝,原思老蒿蓬。”引用西施与原思的故事,分别象征着美貌与贫苦,以此来对比野莲的自然之美与内在价值。最后,“万物在生处,莫谩仇天公。”诗人以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劝告人们不要抱怨命运,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野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体现了郝经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郝经

154首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