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磨
崖
碑
后
汝
南
昔
曾
谒
公
祠
,
霜
日
皓
冽
森
英
姿
。
乃
今
江
馆
坐
牢
落
,
夺
目
忽
睹
中
兴
碑
。
神
明
焕
若
还
旧
观
,
义
烈
凛
凛
生
见
之
。
滞
气
激
起
天
宇
豁
,
快
意
发
冢
挥
金
锤
。
生
平
每
为
二
贤
惜
,
以
技
掩
节
公
羲
之
。
不
阿
桓
温
止
殷
浩
,
遗
世
脱
屣
终
游
嬉
。
平
原
突
兀
杲
卿
死
,
李
唐
中
叶
公
能
持
。
政
令
二
贤
书
不
工
,
只
字
片
楮
犹
当
奇
。
矧
于
超
出
二
王
笔
,
冠
冕
百
代
书
家
师
。
坡
仙
论
书
至
公
止
,
此
本
于
公
又
奇
至
。
正
笔
篆
玉
藏
李
斯
,
出
笔
存
锋
兼
汉
隶
。
古
硬
陵
轹
瘗
鹤
铭
,
韵
胜
韬
抉
兰
亭
记
。
离
堆
雄
峻
仅
能
亚
,
画
赞
沈
深
还
栉
比
。
书
法
至
此
为
绝
尘
,
顿
觉
诸
家
异
端
异
。
恢
宏
正
大
极
遒
紧
,
驰
骛
刚
方
穷
壮
丽
。
万
古
千
秋
讨
贼
心
,
二
十
四
城
忠
义
气
。
惜
哉
岁
久
颇
残
缺
,
苔
蚀
潮
舂
寖
磨
灭
。
去
国
几
年
似
者
希
,
沧
海
遗
珠
亦
奇
绝
。
酒
酣
对
酌
虎
贲
郎
,
况
乃
摩
挲
是
明
月
。
断
画
崭
崭
屹
断
金
,
倔
彊
常
山
笔
端
舌
。
中
间
剥
泐
尚
含
胡
,
惨
淡
中
丞
面
馀
蔑
。
载
看
激
裂
壮
士
肝
,
意
苦
时
危
将
泣
血
。
置
书
勿
论
抚
膺
叹
,
更
有
何
人
似
公
节
。
忠
贞
端
不
负
巡
远
,
文
字
尤
令
重
元
结
。
只
今
谁
识
段
文
昌
,
世
上
焉
知
李
希
烈
!
终
南
太
华
皆
可
磨
,
后
人
竟
莫
堕
嵯
峨
。
惟
馀
浯
溪
青
天
一
片
石
,
照
耀
邃
古
驰
江
河
。
谁
能
与
世
见
此
不
朽
业
,
荡
攘
邪
秽
蠲
祅
痾
。
再
立
元
气
攎
浇
讹
,
踵
武
至
德
肩
元
和
,
九
原
起
公
吾
其
歌
。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景
书法
历史
励志
情感
读书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郝经的《书磨崖碑后》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及历史人物的佳作。诗中不仅描绘了书法作品的精湛技艺,也颂扬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首句“汝南昔曾谒公祠”,引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接着,“霜日皓冽森英姿”描绘了在寒冷的冬日里,祠堂中圣贤英姿勃发的形象,营造出肃穆而崇高的氛围。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乃今江馆坐牢落”,描述了当前所处环境的萧瑟,通过对比,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夺目忽睹中兴碑”一句,点明了碑文的主题——中兴,即国家复兴之意。接下来,“神明焕若还旧观,义烈凛凛生见之”两句话,赞美了碑文内容的崇高与庄严,以及其中蕴含的正义与勇气。“滞气激起天宇豁,快意发冢挥金锤”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书法作品如金锤般有力,激发了读者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生平每为二贤惜,以技掩节公羲之。”这里提到的“二贤”可能是指王羲之和颜真卿等书法大家,诗人惋惜他们仅仅凭借高超的技艺,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不阿桓温止殷浩,遗世脱屣终游嬉”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赞扬了某些历史人物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品质。接下来,“平原突兀杲卿死,李唐中叶公能持”则进一步强调了在乱世中坚持正义的难能可贵。“政令二贤书不工,只字片楮犹当奇”两句,指出即使在政治上有所缺失的时期,优秀的书法作品仍然值得推崇。接下来,诗人高度评价了书法艺术:“矧于超出二王笔,冠冕百代书家师。”认为书法艺术超越了前人的成就,成为后世书家的典范。“坡仙论书至公止,此本于公又奇至”两句,引用苏轼的话,进一步强调书法艺术的公正与独特性。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离堆雄峻仅能亚,画赞沈深还栉比”两句,将书法作品与自然景观相比较,赞美其雄伟与深沉。最后,“书法至此为绝尘,顿觉诸家异端异”总结了书法艺术的独特地位,使得其他流派显得格格不入。整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高尚品德的颂扬,体现了郝经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
郝经
154首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