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入
松
(
其
二
)
东
楼
烟
重
暗
山
光
。
春
意
堕
微
茫
。
小
红
嫩
绿
匀
如
剪
,
黯
无
言
、
云
渡
澄
江
。
没
处
与
人
消
遣
,
倚
阑
情
寄
斜
阳
。
共
君
今
夜
举
清
觞
。
投
老
各
殊
方
。
痴
儿
官
事
何
时
了
,
恨
花
时
、
潘
鬓
先
霜
。
唤
取
客
帆
聊
住
,
将
予
同
下
潇
湘
。
山水
怀古
离别
怀人思友
借景抒情
叹老哀情
赏析
这首宋词《风入松·其二》是侯寘所作,描绘了一幅淡雅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开篇“东楼烟重暗山光”,以烟雾笼罩的楼阁和昏暗的山色,渲染出一种迷蒙的氛围。接着,“春意堕微茫”表达了春天的朦胧之美,但又带着淡淡的失落感。“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运用比喻,形容花朵和新叶的颜色鲜艳,如同精心剪裁,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却透出一丝寂静和忧郁,连江面的云彩也似乎在默默流转。词人感叹“没处与人消遣”,表达了孤独和无可寄托的情感,只能借着倚栏远眺夕阳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下半阙转向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共君今夜举清觞”,词人与友人共饮,试图借酒浇愁,然而“投老各殊方”,随着年华老去,各自的人生道路渐行渐远。词人感叹“痴儿官事何时了”,流露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对早生白发的无奈,最后借景抒怀,希望客船能暂时停留,与友人一同乘舟驶向潇湘,寻求心灵的解脱。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交织,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侯寘
95首
晁谦之甥。曾为耒阳令。高宗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有《懒窟词》,风格婉约,一时推崇
猜您喜欢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宋·陈宓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感松(其三)
宋·李光
每忆西湖九里松,眼明忽见紫髯翁。隐居庭院多栽种,为爱笙箫递晚风。
渡江舟次寄送桢伯致仕还里中(其二)
明·姚光虞
有客抽簪去不还,清秋归卧大崙山。白云直欲寻真隐,青琐无心恋旧班。岁月催人双鬓短,乾坤任我一身閒。何时杖策朱明洞,四百峰峦尔共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