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怀
凉
叶
萧
萧
散
雨
声
,
虚
堂
淅
淅
掩
霜
清
。
黄
华
自
与
西
风
约
,
白
发
先
从
远
客
生
。
吟
似
候
虫
秋
更
苦
,
梦
和
寒
鹊
夜
频
惊
。
何
时
石
岭
关
山
路
,
一
望
家
山
眼
暂
明
?
写景
秋景
怀古
抒情
思乡
写鸟
写山
情感
译文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咏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孤寂心境。首句“凉叶萧萧散雨声”以落叶和细雨声渲染出秋日的凄清,"虚堂淅淅掩霜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黄华自与西风约"借菊花与秋风的约定,暗示时光流逝,诗人自己却已年华老去,“白发先从远客生”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吟似候虫秋更苦",诗人以秋虫的哀鸣比喻自己的愁苦吟唱,"梦和寒鹊夜频惊"则写梦境中被寒鹊的叫声惊醒,加深了夜晚的孤寂。最后两句“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哪怕只是短暂的视线明亮。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沧桑之感。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