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砚
池
湾
渚
清
沙
白
砚
池
湾
,
唱
晚
渔
舟
罢
钓
还
。
风
致
漫
看
元
绝
俗
,
一
林
疏
柳
澹
秋
烟
。
写景
地点
秋天
写水
咏物
柳树
抒情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砚池湾的宁静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渚清沙白砚池湾”,以“渚”和“沙”点明地点,通过“清”和“白”两个字,营造出一种纯净、清新的氛围。这里将砚池湾比作一方砚台,暗示了其环境的雅致与静谧,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次句“唱晚渔舟罢钓还”,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渔舟归航的画面。傍晚时分,渔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驾着小舟缓缓归来,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第三句“风致漫看元绝俗”,进一步渲染了砚池湾的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风致”不仅指自然界的风物,也包含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独特魅力的赞美。通过“绝俗”二字,强调了砚池湾不同于世俗喧嚣的独特韵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一林疏柳澹秋烟”,以“疏柳”和“秋烟”为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林中的柳树稀疏,与淡淡的秋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悠远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砚池湾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浓郁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