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院
呈
同
事
(
其
二
)
方
握
丹
毫
经
两
考
,
已
悲
青
冢
送
三
归
。
黄
花
明
月
秋
来
好
,
醉
却
胸
中
是
与
非
。
秋景抒情
怀旧情感
写景抒情
秋来季节感怀
送别
借物抒情
赏析
这首诗《试院呈同事(其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方握丹毫经两考,已悲青冢送三归”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切体会。接下来的“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两句,则以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首句“方握丹毫经两考”,“丹毫”常指书写工具,这里借指笔墨,暗示诗人正处在考试或书写工作之中,经历了两次考核或考验。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在学术或官场上的努力与成就,也隐含着对过往辛勤付出的回顾。次句“已悲青冢送三归”,“青冢”通常指古代帝王或名人的陵墓,这里可能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往昔的辉煌或是某些重要人物的离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两句“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转而描绘了一幅秋夜美景:黄花(菊花)在月光下绽放,秋风送爽,景色宜人。诗人在此情境下,似乎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然之美中,内心得到了某种解脱。这里的“醉”并非实指饮酒之醉,而是心灵的沉浸与释放,是对是非得失的一种超脱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平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时间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境界。
黄裳
724首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猜您喜欢
扑蝴蝶·送春
清·曾廉
万花锦绣,未必都成假。何心躲去,生憎飞絮惹。昨寻涧外山家,又过桥头酒舍。春情问消多寡。春归也。送春人在,宝带桥边泪如泻。年年准拟,花时邀做社。不知为甚匆匆,慌了楼头謇姐。.....
次韵韩太卿春昼见寄
明·潘希曾
一官閒散共天涯,忽忽春风已落花。不为绿苔怜踏破,杖藜终日话君家。
送石舍人入西阁见紫薇花盛开
宋·胡宿
西台重见紫薇花,天上时时好物华。人向药阶升禁掖,路从桃水入仙家。香英半落风前酒,高艳遥烘日际霞。却忆后斋浓睡觉,芝泥初熟午阴斜。
送沈崆峒归玉峰
明·王贞庆
客从东吴来,暂向京华住。看遍京华春,更忆东吴去。秦淮桥头烟柳青,执手临歧别恨生。扁舟后夜知何处,月色江声无限情。
赠写真胡生二绝句(其二)
宋·王庭圭
误著儒衣到骨穷,儿童拍手笑衰翁。钓鱼艇子今无恙,置我五湖烟雨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