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
农
(
其
一
)
麦
欲
老
时
雨
如
缕
,
冒
雨
腰
镰
裸
两
股
。
割
来
一
束
釜
中
煴
,
姑
妇
夜
舂
儿
渴
乳
。
人
家
麦
熟
忙
上
仓
,
侬
家
麦
熟
已
断
粮
。
半
纳
田
租
半
偿
债
,
耞
板
未
停
检
衣
卖
。
东
家
老
农
怜
我
饥
,
手
分
遗
穗
供
作
糜
。
夜
深
一
饱
枕
蓑
卧
,
蚊
雷
殷
殷
来
嘬
肌
。
田园
情感
母爱
夏景
写雨
忧民
民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馥的《闵农(其一)》描绘了农民在麦熟季节艰辛劳作和生活的困苦。首句“麦欲老时雨如缕”,通过比喻,写出麦子成熟之际,雨水连绵不断,劳动条件恶劣。接下来的“冒雨腰镰裸两股”形象地描绘出农人不顾风雨,赤脚持镰收割的情景。“割来一束釜中煴”写农人辛苦割下的麦子只能在锅中烧火做饭,生活简朴。“姑妇夜舂儿渴乳”则暗示家庭成员共同劳作,连妇女和孩子也参与其中,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人家麦熟忙上仓,侬家麦熟已断粮”形成鲜明对比,别人家丰收入库,自家却因田租和债务而无粮可食。“半纳田租半偿债”揭示了农民沉重的经济负担,“耞板未停检衣卖”进一步说明为了生计,连衣物都不得不变卖。最后两句“东家老农怜我饥,手分遗穗供作糜”,表达了邻里的同情与帮助,但即便如此,“夜深一饱枕蓑卧,蚊雷殷殷来嘬肌”仍显凄凉,夜晚只能以蓑衣为枕,蚊虫叮咬,生活困苦至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农村贫苦农民的生活现状,富有同情心和现实主义色彩。
周馥
14首
初从李鸿章司文牍,累保道员。任津海关道。中法战争时,奉鸿章命赴海口编民船立团防。李督畿辅,从赞画立海军,办理轮电路矿及海陆军学校诸事。擢按察使、署布政使。中日战时,任前敌营务处。战后,授四川布政使。辛丑议和,随鸿章入都,为直隶布政使。鸿章死,署直督,旋擢山东巡抚。擢署两江总督,移督两广。光绪三十三年,告归。家居十四年而卒。溥仪为谥悫慎
猜您喜欢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雨过
明·陶安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乾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洞庭湖
唐末宋初·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野望
清·李沂
风卷蓬根野日昏,含凄倚杖望孤村。村中昨夜逃亡尽,还有催租吏打门。
谕直?扈驾诸臣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三辅拱皇都,首善倡诸路。农桑业各勤,燕赵风犹素。回环十郡间,巡行亦已屡。城郭渐苟完,黔黎实既庶。教养诚本图,盖藏更急务。复恐夺其食,为之戒太遽。利弊率倚伏,所宜善施措。迩.....
首夏幸圆明园西直门外即目三首(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来往兰衢每问农,为生庆慰为无悰。麦芒润露桑阴满,此景常年得未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