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咏物
情感
怀古
春季节气
月湖景
咏梅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欣赏之情。首句“酷爱幽芳尽日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气的痴迷,愿意长时间沉浸在花香之中。接着,“冻云烘透粉痕乾”一句,通过描绘梅花在冬日云雾中的美丽姿态,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吟边风劲愁闻角,折处枝斜恐碍冠”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风吹过时,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的号角声,担心自己的帽子会被树枝碰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细心呵护和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澹拂湘帘横月影,薄裁吴苧护春寒”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用轻柔的湘帘和吴苧布料来保护梅花不受春寒侵袭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对美的追求。最后,“含情莫怨相知晚,欲补离骚似已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即虽然喜爱梅花已久,但似乎无法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情感,如同屈原的《离骚》难以完全描绘出他对美与理想的追求一样。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