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泛
舟
溯
河
数
里
杨
花
燕
子
争
轻
俊
,
五
月
村
庄
似
晚
春
。
过
雨
断
云
时
作
瞑
,
缘
源
尽
日
不
逢
人
。
劳
生
有
暇
天
应
直
,
佳
节
无
聊
酒
觉
醇
。
摇
兀
小
舟
忘
远
近
,
拨
蒲
归
路
月
弦
新
。
写景
抒情
佳节
夏天
五月
写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泛舟溯河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联“杨花燕子争轻俊,五月村庄似晚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杨花飘扬,燕子竞飞,仿佛在比试轻盈与俊逸,而五月的村庄则如同晚春一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营造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画面。颔联“过雨断云时作瞑,缘源尽日不逢人”则转而描写舟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雨后云散,天空时而昏暗,沿河而行,整日不见人烟。这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与前两句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颈联“劳生有暇天应直,佳节无聊酒觉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得到的闲暇时光,似乎得到了上天的恩赐;而在佳节之际,面对无事可做的无聊,反而觉得饮酒更为醇厚。这两句既是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情感体验的独特领悟。尾联“摇兀小舟忘远近,拨蒲归路月弦新”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摇晃的小舟上,诗人忘记了远近的距离,全身心沉浸于自然之中。归途中的月光如弦般明亮,不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端午时节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