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
未
携
诸
友
预
登
石
坛
挈
友
飞
觞
上
石
坛
,
诸
峰
晴
霁
客
怀
宽
。
青
松
涛
入
笙
歌
蔼
,
白
雁
鸢
连
稚
语
欢
。
雨
气
欲
从
九
月
黯
,
菊
花
先
插
万
人
看
。
醉
扶
落
帽
还
穿
屐
,
莫
问
参
军
与
谢
安
。
写景
秋节
写山
写花
菊花
抒情
友情
写雨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梁维栋与友人一同登临石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联“挈友飞觞上石坛,诸峰晴霁客怀宽”,开篇即以“挈友”、“飞觞”展现了一幅友人相聚、畅饮欢歌的画面,而“诸峰晴霁”则描绘了晴朗天气下群山的壮丽景象,烘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颔联“青松涛入笙歌蔼,白雁鸢连稚语欢”,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青松与白雁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松涛与笙歌声交织,白雁与稚语相连,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图景。颈联“雨气欲从九月黯,菊花先插万人看”,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九月的雨气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秋意,而菊花的盛开却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象征着即使在风雨之后,也能迎来美好的事物。这一联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态度。尾联“醉扶落帽还穿屐,莫问参军与谢安”,以典故结尾,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又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慕。诗人醉酒后,扶帽而行,穿屐而归,不问过往英雄,只愿享受当下,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