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何
广
文
长
者
过
赏
中
秋
拄
杖
虚
誇
步
月
桥
,
菊
松
三
径
足
逍
遥
。
一
尊
不
浅
南
楼
兴
,
十
里
欣
看
北
斗
标
。
紫
气
关
门
仍
未
散
,
玄
谈
石
室
敢
相
邀
。
秋
风
正
好
鲙
鲈
日
,
况
有
新
诗
解
寂
寥
。
秋季节日
写景抒情
菊花咏物
中秋主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邀请友人共赏中秋佳节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拄杖虚誇步月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月桥之上,手持拐杖,仿佛在虚夸自己的行踪,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菊松三径足逍遥”一句,通过“菊”、“松”这两种象征高洁与坚韧的植物,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一尊不浅南楼兴,十里欣看北斗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豪情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他举杯畅饮,享受着南楼的美景,同时又远眺十里之外的北斗星,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紫气关门仍未散,玄谈石室敢相邀”则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对知识的追求。紫气象征着祥瑞与神秘,关门未散可能寓意着知识的深邃与无穷。而邀请友人进入石室进行玄妙的谈论,则展现了诗人渴望交流思想、探讨宇宙奥秘的精神世界。最后,“秋风正好鲙鲈日,况有新诗解寂寥”两句,将场景转向了中秋佳节的夜晚,秋风送爽,正是品尝鲈鱼的好时节。诗人不仅有美食相伴,还有新诗可以驱散心中的孤独,表达了他对生活充满诗意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情趣,以及对知识、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次儿辈戏商卿设醴韵二首(其二)
宋·陈造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幕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齑。
悼亡九首(其一)
宋·张耒
菊花还似去年黄,一寸愁心万事伤。独立高楼对残日,秋风吹得泪千行。
寿诗
明·陶安
天地结成龙虎气,庙堂倚作栋梁材。军民远近欢声动,吴楚东南寿域开。大将风行威万垒,老人星现近三台。年年好景逢秋九,黄菊香中捧玉杯。
九日简德久
宋·许及之
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爱将雪鬓攲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
重九
清·倪梁
菊酒饮方醺,登高欲卧云。避灾桓处士,落帽孟参军。老眼悲秋景,衰颜逐夕曛。茱萸花未插,为怅雁离群。
九月九日与兰妹登高阁作
清·柯劭慧
壶中有酒且同酬,共向西园忆旧游。万事回看旦夕异,一身休为百年愁。但寻黄菊簪青鬓,莫采茱萸怨素秋。乐饮不须辞日暮,人生能得几登楼。
晚秋
宋·王同祖
世变无穷客恨长,栏干遍倚怕斜阳。满篱黄菊无心看,付与游蜂自在忙。
中秋无月
宋·潘阆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