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悼亡
山水
写水
怀古
记梦
传赞
写地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杜甫(少陵)墓地的追思与怀念之情。首句“醉浮汉水梦魂飞”以浪漫的笔触,将诗人杜甫的灵魂比作在汉水上飘荡,仿佛在梦中自由飞翔,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怀念。次句“曾否归茔傍帝畿”则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杜甫的墓地靠近帝王的都城,暗示了杜甫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后两句“但得口碑传道路,不须询冢是耶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口碑”指的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即杜甫的作品和事迹通过民间的口述流传下来,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诗人认为,这种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已经足够证明杜甫的价值,无需再去追问他的墓地是否真实存在,因为他的精神和作品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墓地的想象与思考,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高敬意和永恒怀念。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留题钓台
宋·刘泾
水绿山青人可知,不知生气得之谁。钓竿已属严公手,直到元英解道诗。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仙人台
清·程虞卿
秋末登千山,蹑足最高顶。霁色到香岩,层塔立边景。俯首瞷沧波,海气腾足冷。昔传有仙人,对弈酌清茗。石坪尚零星,露下鹤声警。我读《招隐》篇,韶落千峰静。仙人竟不来,空台吊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