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七
律
经
世
惟
君
第
一
流
,
蓟
门
翘
首
意
悠
悠
。
三
都
佳
丽
归
词
笔
,
万
里
风
云
拥
去
舟
。
长
剑
直
从
天
外
指
,
至
言
多
在
殿
中
收
。
休
嗟
白
璧
逢
时
晚
,
正
是
鸣
珂
报
主
秋
。
边塞
励志
写景抒情
赏析
此诗《又七律》由明代诗人梁维栋所作,通过对“经世”、“三都佳丽”、“万里风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深沉的情感。首联“经世惟君第一流,蓟门翘首意悠悠”,开篇即以“经世”二字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认为只有君主才能引领时代潮流,而自己则仰望蓟门,心绪万千,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颔联“三都佳丽归词笔,万里风云拥去舟”,运用了“三都”、“佳丽”、“万里风云”等富有诗意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和广阔天地间的风云变幻,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颈联“长剑直从天外指,至言多在殿中收”,通过“长剑”和“至言”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同时,“天外”和“殿中”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关注。尾联“休嗟白璧逢时晚,正是鸣珂报主秋”,以“白璧”比喻人才,表达了诗人对人才未能及时得到重用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鼓励人才在当前正是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其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二)
唐·王涯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