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胡
约
之
秋
兴
秋
山
排
闼
翠
盈
轩
,
似
向
高
人
伴
酒
尊
。
桑
叶
一
庭
深
不
扫
,
菊
花
满
院
静
无
言
。
谷
中
景
物
随
时
变
,
案
上
文
书
信
手
翻
。
恰
得
君
诗
吟
未
了
,
梧
桐
疏
雨
滴
黄
昏
。
写景
秋天
菊花
静谧
文阅读
吟咏未了
秋山秋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景的画面,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感受着秋天的意境和生活的乐趣。开篇“秋山排闼翠盈轩,似向高人伴酒尊”,诗人以“秋山”为背景,将深邃的山峦比作古代隐逸之士的居所,“翠盈轩”形容山色如同绿玉一般浓郁而美丽,引出“似向高人伴酒尊”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接着“桑叶一庭深不扫,菊花满院静无言”,诗人细致地描绘庭院中的景象,“桑叶”和“菊花”都是秋天的象征,它们覆盖着整个庭院,不仅没有被打扫,反而显得格外宁静。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谷中景物随时变,案上文书信手翻”,诗人的视线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谷中景物”在季节变化中不断更新,而诗人则沉浸于阅读和写作之中,表现了对知识与文学的热爱。最后“恰得君诗吟未了,梧桐疏雨滴黄昏”,诗人的心情随着外界的自然景象而起伏,“恰得”表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时机,而“君诗吟未了”则显示出对诗歌艺术的享受和沉醉。紧接着,诗人捕捉到了“梧桐疏雨滴黄昏”的意境,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回响。整首诗通过对秋山、庭院、谷中景物以及书卷和诗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宁静生活和丰富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力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滋润。
猜您喜欢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其六)
宋·释道潜
草蔓行将溃茂,菊英稍稍敷金。南浦愁窥去燕,海山莽苍云深。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寒意
清·缪烜
庭菊初齐瓣,山枫正媚枝。晓衾寒欲动,独客最先知。
丽瞩轩
清·爱新觉罗·弘历
虚窗面面听松涛,峰顶开轩㩀最高。碧涧深潭常在望,春风秋月总宜遭。每因物表延遥寄,似与天游得静陶。一岁不过三两至,攀跻率虑众人劳。
至启伏以摇落九秋正怜残菊凄清四韵忽及弊庐仆射相公閒世宏才九流奥主动则代天而理启迪谟猷静则味道之腴吟咏情性当休干之多暇徵骚楚以自娱因临菊酒之觞猥念芸香之客顾惟蒙鄙曷称奖私苟惭属和之非宁表感知之甚辄资一笑用写寸心
宋·李至
晓趋蓬阁暮还家,坐览图书见海涯。钓有旧溪犹懒说,诗无新律岂堪誇。凉风吹叶沿阶厚,积雨生苔逐径斜。知宴龙山无暇去,寂寥空绕满篱花。
禅月台(其二)
宋·韩淲
寻得残僧上月台,雨云清薄未全开。茶瓯坐久酒杯举,桂树落香黄菊来。
栖霞道中示蕴山
清·翁方刚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濛濛恐湿衣。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其一)
宋·廖行之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疏。底逐风埃轻去鲁,尚馀客气欠消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