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阳
台
·
观
秋
赛
有
感
莺
燕
重
围
,
鱼
龙
百
戏
,
画
船
争
趁
秋
阳
。
箫
鼓
声
中
,
有
人
独
立
神
伤
。
当
时
曾
泛
鸱
夷
艇
,
怎
重
来
、
已
失
鸳
行
?
只
银
塘
、
一
抹
残
霞
,
想
见
容
光
。
少
年
豪
兴
消
磨
尽
,
已
伤
秋
伤
别
,
况
在
他
乡
?
会
过
人
稀
,
眼
前
愈
觉
苍
茫
。
分
明
妆
阁
无
多
路
,
隔
重
帘
、
便
是
三
湘
。
恼
吴
儿
、
木
石
无
情
,
乱
我
柔
肠
。
写景抒情
秋节怀古
情感思乡
离别伤感
怀旧忆往
赏析
这首《高阳台·观秋赛有感》由清代词人黄人所作,描绘了观秋赛时的感慨与思绪。开篇以“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秋日赛会场景,莺歌燕舞,鱼跃龙腾,画船竞逐于阳光之下,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位孤独者独自站立,内心充满了忧伤,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追忆往昔,曾经乘着大腹扁舟游历,如今归来,却已失去了同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银色的池塘上,一抹晚霞映照,仿佛看见了往日的风采,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已被岁月消磨殆尽,面对离别之伤,再加上身在他乡的孤独,情感更加沉重。接下来,“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随着聚会的人越来越少,眼前的景象愈发显得荒凉。“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妆阁虽近在咫尺,却被重重帘幕阻隔,如同与远方的三湘之地相隔,表达了对距离与隔阂的无奈。最后,“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即便是无知的孩童和无情的石头也能触动人心,更不用说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让人难以自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观秋赛时的个人感受与思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寄赵景周抚干(其二)
宋·洪咨夔
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宋·赵必?
远迎风,回避暑。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无限情云并意雨。惊散鸳鸯,兰棹波心举。约重游,轻别去。断桥风月,梦断飘蓬旅。旧日秋娘犹在否。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
秋日书怀即寄谢酉卿
清·缪徵甲
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浪淘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周瑛
夜雨几番情。短梦长更。一壶春酒待君倾。白马不来花落尽,对景心惊。记得旧时盟。鲈脍莼羹。欲摇晚辔听春莺。只恐东山归计早,有负苍生。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