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诗
(
其
七
)
大
儿
已
九
龄
,
椎
鲁
不
解
读
。
人
情
世
故
中
,
却
比
乃
父
熟
。
小
儿
稍
秀
颖
,
娇
狞
常
恋
娘
。
名
以
黄
童
名
,
异
日
期
无
双
。
一
女
未
离
褓
,
人
意
颇
通
晓
。
眉
目
有
灵
气
,
两
儿
无
其
好
。
天
下
多
数
人
,
吾
家
多
一
世
。
劳
劳
作
牛
马
,
从
此
日
有
事
。
一
身
尚
如
寄
,
身
后
何
烦
思
。
婚
嫁
事
便
毕
,
贤
愚
姑
听
之
。
亲情
家庭生活
人生哲理
家庭子女教育
儿童
写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中三个孩子的不同性格和成长情况,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大儿的迟钝与世故,小儿的聪明但依赖母亲,以及未出生女儿的灵性,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差异与联系。诗中流露出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与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大儿已九龄,椎鲁不解读。” 开篇点出大儿子年岁已长,但心智尚未成熟,难以理解复杂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中,却比乃父熟。” 虽然在处理人情世故上不如父亲老练,但大儿子在这一方面已经展现出一定的成熟度。“小儿稍秀颖,娇狞常恋娘。” 描述小儿子聪明伶俐,但因为娇气而常常依恋母亲。“名以黄童名,异日期无双。” 预言小儿子将来会如同黄童般出众,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一女未离褓,人意颇通晓。” 提到还未出生的女儿,虽然还处于婴儿时期,但似乎已经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智慧。“眉目有灵气,两儿无其好。” 指出女儿的眉眼间透露出非凡的灵气,相比之下,大儿和小儿则没有这样的特质。“天下多数人,吾家多一世。” 表达了对家庭成员独特性的感慨,认为即使在众多平凡人中,自家的孩子也与众不同。“劳劳作牛马,从此日有事。” 认为作为父母,要像牛马一样辛勤付出,照顾家庭,每一天都有不尽的事务。“一身尚如寄,身后何烦思。” 诗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如同寄居,对于身后之事无需过多忧虑。“婚嫁事便毕,贤愚姑听之。” 最后,诗人认为子女的婚嫁是自然之事,无论是贤良还是愚笨,都应顺其自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也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猜您喜欢
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宋·陈藻
一生开读度残年,纠者劳劳与办钱。恰似丛林充化士,历多世态得真禅。忽教衰老亲题疏,也且低垂敢自贤。随顺却遭开眼白,屈伸谁识草经玄。官催租赋鞭笞急,家乏憔苏色语煎。节序酒殽虽.....
即事二首(其一)
金·周昂
不堪华发半头生,老去偏添爱嫪情。新得家书来报喜,旧时龟子绕床行。
示添丁
唐·卢仝
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
大家(其一)
清·孙原湘
风格天然是大家,不施金翠不铅华。眉弯只仿三分月,心曲常期百合花。早喜娇儿工蜡凤,每嗤小婢学涂鸦。罗衣怕惹薰笼息,自有生香胜辟邪。
酬刘郎安孺庆八十
宋·韩维
桂起安居濯了缨,结茅凭几坐忘情。行年及老渐仁德,终日为欢尽孝诚。垂白退休承世范,纡朱列侍愧朝荣。近来捉得文章婿,陡觉吾门喜气生。
春光好
宋·张元干
寒食近,踏青时。画堂西。可是春来偏倦绣,乍生儿。香绵轻拂胭脂。加文褓、初试斑衣。诮没功夫存问我,且怜伊。
传言玉女·为孙女阿牛赋
清·俞樾
唤汝牛儿,为汝丑年生得。小时娇面,借桃林艳色。墙头字在,愿汝聪明能识。休嫌多误,仅容拈笔。叔度佳儿,问伊谁是汝匹。碧幢红旆,嫁骍旄贵客。天生慧福,不待双星分锡。年年春到,.....
颂古一百首(其六十)
宋·释智愚
雪老门高儿女盛,又能情重贵天伦。把家干蛊虽相似,也有贪杯落草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