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汪
水
云
诗
卷
君
不
见
伯
牙
流
水
心
,
不
是
子
期
谁
知
音
。
又
不
见
颖
师
浮
云
操
,
不
是
昌
黎
谁
品
藻
。
伯
牙
千
古
颖
无
人
,
此
心
此
操
谁
重
陈
。
折
扬
黄
华
笑
哑
哑
,
寥
寥
太
古
风
无
淳
。
钱
唐
君
别
二
十
载
,
江
南
江
北
情
如
海
。
吴
霜
半
染
鬓
边
丝
,
朗
吟
浩
荡
殊
未
艾
。
十
年
尊
酒
又
逢
君
,
行
歌
流
水
弦
浮
云
。
在
自
大
古
,
雅
澹
飘
逸
思
不
群
。
能
言
名
山
大
川
壮
丽
可
怪
处
,
收
拾
胸
中
为
一
部
。
归
来
历
历
写
瑶
琴
,
一
种
风
气
传
千
古
。
又
言
黄
河
泰
华
六
合
之
内
不
胜
游
,
何
如
九
州
之
内
更
九
州
。
抱
琴
飘
飘
风
万
里
,
曾
是
天
涯
海
角
头
。
当
时
此
琴
落
落
天
西
北
,
土
音
往
往
几
人
还
解
得
。
怊
怅
悲
愤
恩
怨
昵
昵
多
少
情
,
尽
寄
胡
笳
十
八
拍
。
会
心
又
见
钟
子
期
,
识
操
又
遇
韩
昌
黎
。
眼
高
已
觉
空
四
海
,
此
水
此
云
不
在
他
人
知
。
写景抒情
山水
情感流露
怀古抒怀
历史感慨
文欣赏
赏析
这首古诗通过对伯牙、子期和颖师、昌黎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高手与知音之难的深切感慨。诗中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于能够理解自己艺术理念的知己的渴望。从“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可以看出,诗人赞美那些能以情感触动人心的音乐天才,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无奈。诗中还多次提到琴,通过“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的描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崇高评价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同时,“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则展现了诗人对琴艺的深厚造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上的音乐大师与知音的回忆,以及个人对于艺术传承和理解的渴望,构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共鸣。诗人的情感充满了怀旧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持自我艺术追求的执着。
猜您喜欢
书怀(其一)
明末清初·张穆
湖堤树昔手中栽,岁岁成花几见开。秋水暗添鱼欲舞,晚烟横断鹤忘回。沙棠舟小僧同泛,蓬荜门深客肯来。尚忆故林归未就,独吟空笑老相催。
过张湾(其二)
明·刘宗周
画船箫鼓日纷纷,得意归来休论贫。回首张湾何处是,不堪新说李家村。
闻盘隐府判换阙
宋·释居简
两考在官当有俸,三年待次已无馀。骥虽暂展淹州佐,鹓欲成行盍内除。湖上玄猿嗟宿草,帐中丹顶喜新雏。青冥脚脚平如砥,浩荡沧江兴弗疏。
文济邀饮次韵答之
明·王缜
镇远联舟日日同,兰亭诗会振遗风。道存天地形骸外,人到安流自在中。迂性逢时惟信步,远臣忧国誓输忠。多君高谊能邀我,细滴珍珠散酒红。
送谢子肃提举寺丞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天台山秀古多贤,晚向池塘识惠连。十载江湖州县底,一言金石冕旒前。方陪廷尉甘堂舍,又赋皇华小雅篇。拾得澄江春草句,端能染寄仄釐笺。
山行后观及通鉴五代之际成败得丧废兴之迹因为感慨用前韵
宋·卫泾
溪山适兴且闲行,绿藓苍苔任点裳。看镜已侵双鬓碧,忧时每觉寸心伤。驰名扰扰终安用,浩饮陶陶计亦长。千古英雄谁可问,累累邱陇水茫茫。
酬洞庭陈秀才
唐·齐己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