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楼
晚
眺
华
阁
倚
青
空
,
凭
栏
啸
远
风
。
溪
光
梅
雨
后
,
山
影
夕
阳
中
。
细
草
伤
心
绿
,
馀
霞
照
面
红
。
此
身
归
计
未
,
客
棹
自
西
东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思乡
情感
城市
晚秋
凭栏
夕阳
晚眺
赏析
这首《城楼晚眺》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城楼上眺望夕阳下的山水景色,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首句“华阁倚青空”,以“华阁”点明地点,即华丽的城楼,与“青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城楼的高耸与天空的广阔。次句“凭栏啸远风”,写诗人站在城楼上,倚靠栏杆,长啸于清风之中,表现出一种豪迈与自由之感。接着,“溪光梅雨后,山影夕阳中”,描绘了雨后的溪流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影子,画面静谧而美丽。这四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细草伤心绿,馀霞照面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绿草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鲜艳,仿佛带有一丝哀愁;而天边的晚霞则映照在诗人脸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此身归计未,客棹自西东”,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尚未找到归宿的迷茫与孤独。虽然身处美丽的景色之中,但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却难以消散。这两句揭示了诗人深层的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综上所述,《城楼晚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与探寻。
孔平仲
860首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