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灭
偈
兀
兀
不
修
善
,
腾
腾
不
造
恶
。
寂
寂
断
见
闻
,
荡
荡
心
无
著
。
哲理
禅意
劝诫
译文
浑浑噩噩不行善,逍遥自在不作恶。
静静断绝感官知,坦荡内心无牵挂。
赏析
这四句诗是中国唐代高僧慧能的临终留给弟子的偈语,表达了他对修行与精神状态的理解和体悟。首两句“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说明了慧能对于修善和避恶的态度,是一种超然物外,不随世间 善恶所动摇的境界。这反映出禅宗中“无为”的思想,即通过内心的清净与自在来达到解脱。后两句“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则更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间纷扰、心灵澄明无所挂碍的境界。“寂寂断见闻”意味着对外部的感官刺激已经不再起作用,而“荡荡心无著”则表达了内心的空旷与自由,没有任何执著和束缚。整体而言,这几句话是慧能对于修行成果的自我总结,同时也是对弟子们的一种精神指引,鼓励他们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善恶、达到心灵彻底解脱的境界。
猜您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白云端和尚赞
宋·释智愚
接纳少机关,勘验无眼目。时时膈气筑,只要煨芦菔。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折杨柳行
汉·两汉乐府
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于鸣条。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
李嵩四迷图
明·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
送惠雅上人西游
唐·朱庆馀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课儿联(其六○五)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扫地无臣节,欺天极贼谋。
赠明上人八章次叔兄韵(其八)
明·顾允成
宁为刖足业,无为跃冶鍊。君子不可及,惟人所不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