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川
杂
咏
(
其
一
)
登
楼
高
处
谩
跻
攀
,
十
二
栏
干
夕
照
间
。
树
色
满
堤
芳
草
绿
,
不
胜
清
思
绕
湖
山
。
写景
春景
登高怀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首句“登楼高处谩跻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登楼的行动,一个“谩”字,既表达了登楼过程中的轻松与随意,也暗含了对人生追求的某种淡然态度。接着,“十二栏干夕照间”一句,不仅描绘了楼阁的结构特点,更通过“夕照”这一意象,渲染了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树色满堤芳草绿”,诗人将视线从楼阁转向远处的景色,满堤的树木与绿草相映成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这里的“满堤”二字,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与心胸的宽广。最后一句“不胜清思绕湖山”,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在欣赏了眼前的美景之后,诗人的情感被深深触动,思绪随着湖光山色在心中盘旋,难以自抑。这里的“清思”不仅指清新的思绪,更包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周叙
37首
一作功叙。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感皇恩
宋·晁端礼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应被花枝笑人老。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便须拼痛饮、花前倒。醉中但记,红围绿绕。人面花光斗相照。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清·行荦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