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山水
写景抒情
人生哲理
梦境
醒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汪为霖的《舟中晓起偶成》以佛教和道家思想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梦境虚幻的深刻理解。首句“世界同泡沤”引用佛家比喻,世间万物如同泡沫般短暂易逝。接着,“人生泛虚舟”形象地描绘了人在世间的漂泊状态,暗示人生的无常。老庄哲学中的“眼前即是道”强调当下即真理,无需过多的比喻和空谈。诗中通过“昨夜卧舟中,酣梦无殊别”,诗人描述了夜晚在舟中的梦境,即使梦境中行走千里,醒来后却发现现实与梦境并无太大分别。诗人以“蘧然觉推枕”表达瞬间醒悟,意识到生命的瞬息万变和个人存在的消亡。最后两句“昨从何处来,境界已悬绝”和“风水不暂停,帆影去如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人生如梦、时光流逝的感觉,水面上的风帆移动迅速,象征着生命的匆忙。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哲理于日常生活场景之中,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梦幻本质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初寒病中有感
宋·陆游
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马磨何伤许靖贫。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