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怀古
抒情
赞颂
秋天
情感
思乡
看云
梅花

赏析

此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嘉禾紫虚观的生活情景,以及与吴仲圭隐君的交往。倪瓒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其精神世界的高远与超脱。首句“鸳湖在嘉禾,湖水春浩汤”,开篇即点出地点与季节,鸳湖的春水浩荡,为整个画面铺垫了生机勃勃的背景。接着,“家住梅花村,梦绕白云乡”两句,通过“梅花村”与“白云乡”的对比,不仅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其心灵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梦中就能到达那片飘渺的仙境。“弄翰自清逸,题诗更悠长”则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与艺术修养。他以笔墨自娱,作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雅与闲适,而题写的诗句更是意味深长,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缅怀图中人,看云杖桄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与向往。通过“缅怀”与“看云”这两个动作,既展现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也寄托了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其中,“杖桄榔”这一细节,更是形象地描绘了隐士行走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洒脱。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倪瓒对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倪瓒

296首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