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待
制
秋
山
晚
景
我
朝
妙
画
能
山
水
,
燕
公
笔
法
精
无
比
。
燕
公
山
水
工
平
远
,
一
幅
霜
绡
折
千
里
。
潇
湘
洞
庭
日
将
晚
,
云
物
萧
萧
初
满
眼
。
虞
帝
之
魂
招
不
返
,
霜
树
冥
冥
红
叶
卷
。
二
妃
血
泪
知
几
多
,
竹
上
遗
痕
深
复
浅
。
渔
舟
片
帆
风
已
满
,
渔
父
横
眠
思
犹
懒
。
时
时
白
鹭
聚
圆
沙
,
亦
有
行
人
下
前
坂
。
江
回
岸
断
数
峰
青
,
彷
佛
灵
妃
曲
可
听
。
却
逢
深
崦
见
茅
屋
,
只
欠
桃
花
如
武
陵
。
世
间
何
物
人
争
诧
,
请
说
奇
书
并
妙
画
。
一
时
鉴
赏
安
足
论
,
流
转
千
年
愈
增
价
。
珍
绨
一
袭
藏
至
珍
,
卷
尾
长
篇
更
入
神
。
呜
呼
粉
墨
终
成
尘
,
唯
有
文
章
道
德
能
日
新
。
写景
山水
秋景
咏物
怀古
情感
赞叹
江河
节日未提及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题为《燕待制秋山晚景》。诗中描绘了燕公的山水画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霜绡上的千里平远之景。画面中,潇湘洞庭的日暮时分,云雾缭绕,景象萧瑟。虞帝的灵魂似乎无法归来,霜树间红叶飘零,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二妃的泪水不知流了多少,竹林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渔舟与行人的出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江水回旋,岸断峰青,仿佛能听到灵妃的歌声。在深山中偶遇的茅屋,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诗人在最后感慨,世间的事物终将消逝,唯有文章和道德能够永存。他赞美了燕公的画作与奇书的价值,指出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珍贵。整首诗不仅对画作进行了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艺术永恒价值的思考。
郭祥正
1431首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