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愧
诗
示
户
部
尚
书
夏
原
吉
关
中
岁
屡
歉
,
民
食
无
所
资
。
郡
县
既
上
言
,
能
不
轸
恤
之
。
周
礼
十
二
政
,
散
货
首
所
宜
。
给
帛
遣
使
者
,
发
廪
饬
有
司
。
临
轩
戒
将
命
,
遄
往
毋
迟
迟
。
命
下
苟
或
后
,
施
济
安
所
期
。
吾
闻
有
道
世
,
民
免
寒
与
饥
。
循
己
不
遑
宁
,
因
情
书
愧
辞
。
民谣
怀古
抒情
记事
情感
思民
忧民
山水
田园
写景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皇帝朱瞻基写给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表达了他对关中地区连年歉收、百姓生活困苦的深深忧虑。诗中提到,面对这样的困境,他遵循古代周礼中的散货政策,认为政府应当及时发放财物以救济灾民。他命令使者迅速行动,指示官吏们要抓紧执行,强调命令的及时性对于灾民的救助至关重要。他还引用“有道世”来寄托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即一个能让人民免于饥寒的社会。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愧疚之情,因为作为君主,未能使民众安居乐业,深感自责。整首诗体现了朱瞻基作为一国之君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治理责任的反思,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
朱瞻基
43首
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