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院
杂
题
五
首
(
其
四
)
歌
诗
且
莫
到
青
泥
,
好
倩
王
褒
颂
碧
鸡
。
人
去
淮
南
愁
米
价
,
雁
来
江
北
问
书
题
。
催
花
晓
树
飘
帘
密
,
滋
麦
春
膏
覆
垄
齐
。
最
喜
泰
阶
平
在
位
,
众
星
分
次
绕
明
奎
。
写景
春景
山水
抒情
友情
思乡
惜时
春天
写读书
寄物喻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试院杂题五首》之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考场内外的景象与情感。首句“歌诗且莫到青泥”,以“青泥”比喻考试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劝诫考生暂时放下忧虑,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考试。接着“好倩王褒颂碧鸡”,借用典故,希望像王褒一样,能以文采飞扬的颂辞赞美考场的氛围,表达对考试的期待与尊重。“人去淮南愁米价,雁来江北问书题”,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考生离家备考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巧妙融合,同时暗含对考试内容的关切与期待。米价的上涨象征着生活压力,而雁的南来北往则寄托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催花晓树飘帘密,滋麦春膏覆垄齐”,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花树在晨光中轻轻摇曳,春雨滋润着麦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考生们在知识的滋养下,如同麦田般茁壮成长。最后,“最喜泰阶平在位,众星分次绕明奎”,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对考试结果的乐观期待,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国家就能繁荣昌盛,人才辈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考生在考试前后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盼。
马祖常
258首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您喜欢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学书十绝(其三)
宋·李之仪
未逢四祖且堆堆,才见龙潭眼便开。龙去潭空人自老,衔花百鸟漫飞来。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