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林鸟
春季
物象
赞颂园林
抒情感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幽静的园林景致,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洞壑怪烟霞”便以奇峰怪石、云雾缭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接着,“曾藏太史馀”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暗示此处曾是文人墨客的隐居之所,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林光悦过鸟,山影压游鱼”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悦过鸟”的动态与“压游鱼”的静态对比,展现了园林中生机勃勃与宁静和谐的双重美态。同时,也借用了“悦”与“压”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光线与光影在自然界的流动与交错。“白扫花和粉,青留笋作书”则进一步展示了园林中的植物之美,白花与绿叶相映成趣,仿佛大自然的画师用白粉与青绿调出了最和谐的色彩。而“笋作书”更是巧妙地将竹笋比作书写工具,寓意着生命的成长与记录,同时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最后一句“每嗔蛮府梦,吟彻夜窗虚”,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这里的“蛮府梦”可能是指过去的官场梦想或某种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而“吟彻夜窗虚”则是在夜晚独自吟诵,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整句诗既有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境遇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人文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登法明寺毗卢阁
明·朱应登
清晨访法界,高阁上毗卢。独鹤巢深树,幽泉泻决渠。开窗尽丘壑,入寺极虚无。坐爱香灯寂,因怀禅诵徒。
李克振新葺书楼喜赠
明·全大震
莫问仙源几处花,花枝艳处即君家。楼檐猎猎支风软,桥板低低趁水斜。来去一年新社燕,荣枯五色故侯瓜。登高须仗兴公赋,雉堞时容睨海霞。
三水即事(其一)
明·张子翼
城郭晓烟人避户,沙湾浅水客停舟。秋毫难道浑无犯,烽火惊心说未休。
天成寺
清·爱新觉罗·弘历
双峰辟天关,一径入云路。寻奇纷彼新,据座原吾故。澄思会理趣,即境摛藻句。开窗寒料峭,眺景春流露。无为忆向来,恍可欣始遇。
万松寺(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萝磴烟峦几曲盘,上方遥在万松端。攀登尽处仍初地,小阁春风二月寒。
朱天倩新居二首(其二)
明·沈德符
枇杷花下绮窗开,眉史前头贮麝煤。锦绠重沾弃脂水,画奁先就避风台。敲笼戏惹春禽骂,下箔教迷暝燕回。坐对清溪应借问,小姑何日肯为媒。
丙子仲冬紫阁寺联句
宋·苏舜元
白石太古水,苍厓六月冰。昏明咫尺变,身世逗留增。桥与飞霞乱,人间独鸟升。风泉冷相搏,楼阁暮逾澄。反覆青冥上,跻攀赤日棱。呗音充别壑,塔影吊寒藤。仙掌挂太一,佛坛依古层。岩.....
山行即事
元·潘纯
石子路三叉,居人八九家。绿分邻寺竹,红出矮墙花。野老能娱客,山泉自煮茶。茜裙谁氏子,赤脚髻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