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边塞
田园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时代的变迁。诗中“赤岸绕新村,青城临绮门”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其中“赤岸”、“青城”分别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山川之美,而“新村”和“绮门”则透露出一种生动与温馨。紧接着,“范雎新入相,穰侯始出蕃”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而且通过对比范雎(即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和穰侯(春秋时期晋献公之子)的不同命运,暗示着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两句,则以生动的声音描写来表达了一种紧迫和喧嚣的氛围,这里的“猎响”和“争渡喧”都传递出一种急促与激烈的情绪。随后,“窜雉飞横涧,藏狐入断原”两句,通过对野生动物行为的描写,再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映射出了一个隐逸或逃避世俗的意境。最后,“将军高宴晚,来过青竹园”一句,以将军的宴会为背景,通过“高宴”和“青竹园”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高雅与宁静的氛围,而且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之上的情感体验。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既有历史深度又充满生机的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庾信

323首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