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鸿
祭祀
仪礼
抒情
哲理
写山
风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神圣。开篇“礼以恭事,荐以飨时”,点明了祭祀的目的是以恭敬之心对待神灵,通过供奉食物来迎接神灵降临。接着,“载清玄酒,备絜芗萁”描述了准备祭品的细致与虔诚,清酒与香萁作为供奉之物,象征着纯洁与香气,寓意着对神灵的尊敬与敬仰。“回旒分爵,思媚轩墀”中,“回旒”可能指的是祭祀时的仪式动作,而“分爵”则是指将祭品分配给不同的神灵或神位。“思媚轩墀”则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爱与亲近之意。接下来,“惠均撤俎,祥降受厘”进一步阐述了祭祀过程中的和谐与祥瑞,撤去祭品后,神灵的恩泽降临,接受祭祀者的祈求与祝福。“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则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全面性和带来的福祉,通过这一系列的仪式和供奉,不仅涵盖了人与神之间的各种关系(十伦),也预示着带来百福,即各种美好的祝福与幸福。最后,“克昌厥德,永祚鸿基”表达了对祭祀效果的期待与祝愿,希望通过这次祭祀活动,能够巩固和发扬美德,为家族或国家带来长久的繁荣与昌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礼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宋·朱熹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仲春玉泉山(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女夷动物不能缄,擘萼弹苞满翠岩。信矣鸿钧恩溥博,果然形色总和諴。镜湖欲数鱼鳞葺,画栋将闻燕语喃。最是山川明秀处,启人藻思自超凡。
感慨四首(其一)
元末明初·王冕
大道已沦谢,世情那可论?所经新传舍,多是故侯门。路险豺狼恣,山空鸟雀喧。余生亦何幸,注目合忘言。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其一)
元·魏初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