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山水田园
写景
离别
读书
情感
思乡
咏物
秋冬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之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与不舍。首句“护霜云澹兰皋暮”设置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氛围,而“行人怕临昏晚”则透露出旅行者的孤独和对夜色的忧虑。接下来的“皓月明楼,梧桐雨叶,一片离愁难剪”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皓月”象征着清冷与孤寂,而“梧桐雨叶”则是秋夜特有的景象,“一片离愁难剪”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哀愁。中间部分“殊乡异景,奈频易寒暄,屡更茵簟。案牍纷纭,夜深犹看两三卷”显示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受以及他对书籍的依赖,以此来排解寂寞。尾部“平川回棹未久,简书还授命,又催程限。贡浦南游,桃江西下,还是水行陆转”透露了诗人旅途中的匆忙与被迫离开的无奈。而最后的“天寒雁远。但独拥兰衾,枕檀谁荐。再促征车,月华犹未敛”则将这种寂寞推向高潮,通过对远去大雁和孤独睡眠的描写,以及急促的行程安排,强化了诗人的哀愁与无助感。整体来说,这首诗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同时也是一曲深情的行旅之歌,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勾勒出一个旅行者在寒冷夜晚中的孤独与寂寞。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