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

写景
秋景
听雨
抒情
写荷
芭蕉

赏析

这首《桂殿秋·听雨》由清代诗人葛秀英所作,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雨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衣袂冷,上高楼。” 开篇即以“衣袂冷”三字,营造出一种寒意袭人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登楼时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上高楼”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选择远离尘嚣、独自面对自然的姿态。“繁云遮断碧山头。” 这一句通过描写浓密的云层遮蔽了青山之巅,不仅渲染了雨天的阴郁气氛,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碧山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而被云雾遮挡,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在现实面前的渺茫与难以触及。“小窗独坐听秋雨,荷叶芭蕉各自愁。” 最后两句将视角聚焦于室内,主人公独自坐在小窗前,倾听窗外的秋雨声。荷叶与芭蕉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更是情感的载体。它们“各自愁”,既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哀愁,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伤。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哲思。综上所述,《桂殿秋·听雨》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象征意义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