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游
法
源
寺
几
树
疏
松
野
寺
前
,
松
阴
踪
迹
久
茫
然
。
故
人
高
节
成
千
古
,
胜
地
重
来
又
五
年
。
佛
火
尚
明
烧
后
影
,
塔
铃
独
语
雨
馀
天
。
即
今
无
限
沧
桑
感
,
不
独
宫
花
委
断
烟
。
写景
怀古
抒情
寺庙
秋节
地点
法源寺
松树
宫花
禅意
伤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李经钰的《重游法源寺》描绘了诗人重访旧地时的感慨。首句“几树疏松野寺前”,以几株稀疏的松树和荒野寺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松阴踪迹久茫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曾经的踪迹如今已模糊不清。第三句“故人高节成千古”,是对友人的怀念,赞美他们的高尚节操永载史册。第四句“胜地重来又五年”,强调时间的流转,五年后再访,更显岁月的沧桑。第五六句“佛火尚明烧后影,塔铃独语雨馀天”,通过描绘佛火余烬和塔铃在雨后的回声,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最后一句“即今无限沧桑感,不独宫花委断烟”,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眼前景象,不禁涌起无尽的沧桑之感,不仅仅是眼前的宫殿花朵凋零,更包含了人生的兴衰变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