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过
白
衣
寺
元
约
上
人
山
房
重
访
支
公
叩
上
方
,
数
栏
花
木
闭
禅
房
。
旧
栽
松
菊
侵
山
径
,
新
种
梧
桐
近
井
床
。
僧
定
蝉
声
连
静
室
,
鹤
归
松
色
带
斜
阳
。
浮
生
但
觉
身
无
住
,
唯
看
青
山
忆
故
乡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思乡
山水
秋节
松树
梧桐
蝉声
鹤
青山
浮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白衣寺元约上人山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院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重访支公叩上方,数栏花木闭禅房”以支公典故开篇,暗示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点出山房被花木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颔联“旧栽松菊侵山径,新种梧桐近井床”则通过描述山径旁的松菊和井边的梧桐,展现了山房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颈联“僧定蝉声连静室,鹤归松色带斜阳”进一步深化了山中寺院的静谧与和谐,蝉鸣与僧定相映成趣,鹤归与松色交织成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尾联“浮生但觉身无住,唯看青山忆故乡”表达了诗人对短暂人生与永恒自然之间深刻思考,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