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所
居
村
舍
家
随
兵
尽
屋
空
存
,
税
额
宁
容
减
一
分
。
衣
食
旋
营
犹
可
过
,
赋
输
长
急
不
堪
闻
。
蚕
无
夏
织
桑
充
寨
,
田
废
春
耕
犊
劳
军
。
如
此
数
州
谁
会
得
,
杀
民
将
尽
更
邀
勋
。
边塞
战争
赋税
情感
忧民
抒情
悲愤
译文
军兵离去,家室一空。财物掠夺走,男子抓了丁。税赋的数额又哪里容许减去一分?
缺衣少食尚可勉强解决,赋税常交又急迫,听到传令让人心惊。
到了夏天,桑树疯长充塞村寨,却无人养蚕,无丝可织。到了春耕时节,田野荒芜,耕牛都被犒劳了军队。
这样下去,哪一州县会得到好处呢?只有那些军棍酷吏靠宰杀榨取百姓得到更多功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农村凋敝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情状。开篇“家随兵尽屋空存”,表明战争带来的破坏,许多家庭因战争而离散,仅剩下空旷的房屋。这不仅是对物质财产的损失,更是对人心安定生活的摧毁。紧接着,“税额宁容减一分”则透露了官府对民众的苛捐杂税,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减轻税负,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冷酷无情。这种情况下,民众的“衣食旋营犹可过”,只是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线,而“赋输长急不堪闻”则揭示了赋税的沉重和急迫,以及这背后带来的民怨沸腾。中间两句“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生动地描绘出了农业生产受战争影响而瘫痪的情景。蚕豆不再繁殖,桑叶无法织成布匹;土地荒废,没有人力去耕种。这两句诗强调了战争对自然经济的破坏,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最后,“如此数州谁会得”表达了对于这样的境况是否有人能理解和解决的疑问,而“杀民将尽更邀勋”则指出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会导致更多无辜百姓的死亡,战争的罪恶将被进一步彰显。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困难、税收沉重、农业生产受损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代民众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罪行的谴责。
杜荀鹤
330首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八)
宋·左纬
转徙不知处,乱山逢掩扃。断崖飞虺蛰,枯木乱鸦腥。莽苍人烟灭,黄昏鬼火青。夜寒长饮泣,安得壮夫听。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