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怀古
抒情
地点
情感
思乡
赞美
山水
落花
江陵
浔阳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陵风光的画面,通过“一柱观”和“千里潮”,勾勒出一个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风烟望似接"表达了远眺时景物交融的意境,而"川路恨成遥"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哀愁。“落花轻未下,飞丝断易飘”两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了时间流逝和物是无常的情感。而"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灵共存的观察。最后两句"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界的深情。阴铿作为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此作展现了其对家乡江陵的深厚感情,以及在游历中所触发的情感波动。

阴铿

34首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