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游
悲
满
千
里
心
,
日
暖
南
山
石
。
不
谒
承
明
庐
,
老
作
平
原
客
。
四
时
别
家
庙
,
三
年
去
乡
国
。
旅
歌
屡
弹
铗
,
归
问
时
裂
帛
。
写景抒情
思乡怀旧
怀旧情感
思乡情感
译文
心中充满悲伤,日光照亮南山石。
没有拜见宫廷,老去成为平原的游子。
四季不能回家祭祖,离开故乡已三年。
旅途上多次弹奏剑歌,归乡时只能写信传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客游》。在这短小而蕴含深情的四行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首句“悲满千里心”直接传递出诗人的哀伤之情,如同千里之外的心灵都被悲伤填满。紧接着,“日暖南山石”,这里的“南山石”或许是指某一特定地点,但在此处更多地象征着远方和故土。阳光温煦的南山之石,形成了与诗人内心哀伤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第三句“不谒承明庐”中的“不谒”,意为不去拜访或探望,而“承明庐”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庙宇或住所。诗人没有去拜访这个地方,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疏离和无奈。最后一句“老作平原客”,则充满了宿命论色彩,似乎在说,即便年华老去,也只能成为平原上的旅客。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古代士人漂泊异乡、不得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李贺
245首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江馆对雨
唐·王建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
秋思
唐·周贺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湖口守风作(其二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首路争鸿雁,深秋家未还。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