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写物抒情
写人
写发饰
写妆容
闺怨
婉约情感
场景

译文

西施清晨梦境中纱帐微凉,香气缭绕的发髻半垂沉香木梳。
辘轳转动声如玉鸣,惊醒芙蓉般娇美的睡颜刚足。
对镜而开的双鸾镜子映照秋水之光,她解开发髻站在象牙床上。
一缕缕香发如云般散落,玉钗落地悄然无声,细腻如脂。
纤细的手指试图挽起如老鸦羽色的发丝,但翠绿的宝钗难以插稳。
春风吹过,慵懒的她无力挽起秀发,十八根发髻歪斜不整。
妆容虽成,但发髻歪斜,衣裙轻拂,每一步都似踏在雁沙之上。
她背对着人,默默无言,不知要去何方,独自走下台阶,折下一枝樱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从梦中醒来,开始梳理头发的场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对女性装扮过程的细腻描写。"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沈檀"一句,以西施之名开篇,既点明了女子之美,又通过“绡帐寒”传达出早晨的清凉气息。"香鬟堕髻半沈檀"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头发的装饰和散发的香气。随后的几句,“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通过对梳妆过程中器物声音的描写,如"辘轳咿哑"和"双鸾开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氛围。同时,"惊起芙蓉睡新足"和"解鬟临镜立象床"则传达了女子在梳妆过程中的优雅姿态。"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这些句子中,不仅有对香丝、玉钗等饰物的描写,还有对女子梳妆时手部细节的刻画,如"纤手却盘老鸦色",展示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深切感受。最后几句,“妆成?鬌敧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则描绘了女子梳妆完毕后的姿态和行动,她的优雅与孤独感同时传达给读者。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雕琢,不仅展现了女子梳头时的美丽形象,也展示了诗人在描绘女性世界方面的高超技艺。

李贺

245首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新市杂咏(其二)
宋·华岳
翠翘佯醉倩人扶,约我文君卖酒垆。解佩向人陪笑问,一杯容妾佐樽无。
沁园春·和刘龙洲指甲
元·沈景高
新脱鱼鳞,平分鹅管,爱勒眉弯。记掐恨香蕉,愁悰细说,划情嫩竹,怨曲新翻。才贴梅钿,旋挑铅粉,绣领重交犹道寒。娇无奈,笑轻拈杏带,浅揭湘斑。宫棋也学偷弹,时绾就同心羞自看。.....
杂记(其一)
明·王彦泓
敛笑防疑意绪谐,背人佯不隐红鞋。分明簇蝶低鬟畔,认得花纹细股钗。
相逢行
汉·两汉乐府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镫何煌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五.....
懊侬(其一)
清·孙原湘
花下明妆嘱写真,转于调笑致娇嗔。济尼失口称闺秀,伯玉无心诵洛神。似畏窗光旋頫首,乍拈镜影欲回身。画师解道愁尤好,却倚蛾眉更一颦。
少年游·商调
宋·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点绛唇
宋·赵长卿
云亸宫鬟,淡黄衫子轻香透。晚凉时候。睡起新妆就。冰枕生寒,玉浸纤纤手。沈吟久。眉山敛秀。爱道奴家瘦。
赠友纳宠(其四)
清·章甫
台洞仙姬洛浦神,温柔乡里认前因。画眉深浅郎知己,解语娇痴妾可人。夜佩香闻兰有息,晓妆寒怯水无尘。司空休惯浑闲事,几见风流五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