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景抒情
怀古
亲情
赞美
写植物

赏析

这首诗以蒺藜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人将蒺藜比喻为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能造成伤害的人或事物,指出它们虽非人为种植,却在不经意间滋生蔓延,成为社会的隐患。“爰有蒺藜,树之中庭”,开篇点明主题,描述了蒺藜生长在庭院中的景象,暗示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往往隐藏着潜在的危害。“日月几何,维叶青青”,时间流逝,蒺藜的叶子依然青翠欲滴,象征着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和不易察觉的生长。“青青之叶,不可采撷”,强调了蒺藜的危险性,即使表面看起来无害,也不能轻易触碰或忽视。“凌彼嘉卉,自以为杰”,与美好的花朵相比,蒺藜自视甚高,却不知自己实际上是一种危害。“念汝非种,亦天所生”,诗人对蒺藜的生长表示同情,认为它们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然生长的结果。“怜而勿锄,乃伤我于行”,表达了对蒺藜的怜悯之情,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伤害到自己。“呜呼!畴昔之日,有一溉之德”,追忆过去,曾经给予蒺藜灌溉之恩,但未能使其成为有益之物。“不以为德,肆为残贼”,批评了蒺藜没有感恩之心,反而成为了破坏者。“蒺藜蒺藜,谁其树之?”追问谁是栽种者的责任,引出对社会教育和引导的思考。“于汝勿尤,怛焉自思”,最后劝告人们对于这样的现象,不应一味责怪,而应从自身出发,深思反省。整首诗通过蒺藜这一形象,寓言了社会中某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现象,呼吁人们关注并采取行动,以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