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地点
悼亡
写山
赞美
名胜
地点写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信孺创作的《会仙观》。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超自然力量交流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情怀。“绰约长眉海上仙”,这里描绘了一位仙女形象,她拥有细长的眉毛,仿佛在大海之上自由翱翔,这个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仙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永恒青春的向往。“久餐云母学长年”,诗人借用了道教修炼之术来表达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云母是一种矿石,古代传说中常用作修炼之物,以期长寿。这里的“久餐”意味着长时间地食用云母,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仙人长生的秘诀。“山中丹井今无恙”,这一句转向现实世界,提到了山中的丹井。丹井在道教中是煉制仙丹的地方,诗人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愿望,即希望那些追求仙道的修炼之地能够平安无忧。“为吊南充谢自然”,最后一句则是一种感慨,诗人通过这次与仙女相遇的经历,对南充(可能是某个地方或人物)表示感激之情,并感谢自然赋予他这样一种美好的体验。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越凡俗、追求永恒之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赞美。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