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
抒情
怀古
写景
抒情
爱情
怀旧
思乡
读书
园林
园亭

赏析

这首《蝶恋花》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中以长安的天香满溢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园林之中,与传统的淮南馆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长安何处天香满”,开篇即以长安的香气引人入胜,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平凡之地,而是充满了神秘与雅致。接着,“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此处的园亭之美远超淮南馆,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园中独自坐于蒲团之上,周围虽有花开花落,却无人相伴,时间仿佛变得缓慢,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这里通过“月榭风亭”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同时“闲领管”、“疏懒”等词则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不被世俗所累。最后,“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这两句将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来,读书至倦时,便放下书本,寻找茶水的温暖,这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蒋士铨

257首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