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情感
怀古
节令
秋节
山水
赞美
秋天的意象
婉约的意

赏析

此诗《玲珑四犯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以黄昏细雨为背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句“细雨黄昏”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细雨与黄昏的结合,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感。接下来,“听翡翠屏边,笛声初起”,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空间,屏风与笛声相互映衬,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随后,“鬟影依稀,坐背红灯乌几”,通过鬟影和红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暗与神秘,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孤独与寂寞。“丁星竹籁蛩音,都迸入一行织”,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籁和蛩音融入织布的场景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接着,“指韵呜呜丝儿气。力吹得、秋声如此”,通过描述手指在丝线上的动作,以及吹出的声音,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秋声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尊前只合分明见。认窈窕、樊川婢子”,这里的“尊前”指的是酒宴之上,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位名为樊川婢子的女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料得前生为弄玉,或是双成姊”,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弄玉和双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伴侣的想象与向往。最后,“醉把红牙亲拍,应笑我微云学士”,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如愿以偿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问娉婷骑凤,何时直得,配他萧史”,则以古代传说中的萧史乘凤而飞,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蒋士铨

257首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