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行
舟
中
(
其
一
)
匡
山
望
不
极
,
天
外
一
孤
舟
。
此
路
无
知
己
,
他
乡
笑
旧
游
。
自
怀
三
岁
字
,
谁
念
百
花
洲
。
不
是
梁
江
总
,
何
须
羡
黑
头
。
写景
抒情
他乡怀旧
咏史怀古
自然景观
季节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南行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匡山望不极,天外一孤舟”,以远山和远处的孤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渺小感和个人的孤独情绪。接着,“此路无知己,他乡笑旧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在这条旅途中没有知音相伴,只能在异乡的笑声中回忆起往日的旧游,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自怀三岁字,谁念百花洲”则通过具体的细节,如“三岁字”(可能指三年前的书信或记录),以及“百花洲”(想象中的美丽之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可能遇见美好事物的期待。最后,“不是梁江总,何须羡黑头”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梁江总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梁江总曾官至高位,但最终却因政治失意而归隐。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暗示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表示即使没有达到梁江总那样的地位,也不必羡慕那些表面的荣华富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乘舟南行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也蕴含着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思考。
猜您喜欢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明·梁有誉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怜君素负出.....
三级泉
宋·白玉蟾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九层峭壁刬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朝来似展朝.....
次前韵呈公佐仲贤
宋·周孚
世态休论黠与痴,宾鸿社燕各随时。稍令有地堪容膝,可复从人再炙眉。不愤寒梅呈素面,自怜老桧剥苍皮。年来怀抱已如此,归对交游有愧辞。
金缕曲(其一)连句和赠叔由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共汝伤心惯。又今宵、清歌明月,小楼西畔。一桁丁帘残烛影,照彻冶游人倦。空回忆、短桥红板。道是吴儿心木石,记那回、偷眼阑阴见。乍群衩,冷香展。梦痕一霎风吹断。叹沧桑、而今也.....
最高楼·题德滋弟息心阁
明末清初·梁清标
儒家业,未老遂幽栖。鸥鸟共忘机。小楼过雨清风入,虚窗映日远山低。昼迟迟,堪对酒,更弹棋。也不羡、侯门珠履客。也不羡、石家金谷苑。花月在,自相宜。勤耕早办租和税,高眠莫问是.....
天坛登望
明·欧大任
帝京南望九门前,大祀郊丘碧草鲜。圜殿恍闻仙陛乐,泰坛虚想御炉烟。河山缭绕彤宫辟,星斗周遭贝阙悬。歌颂太平多盛事,杨雄何日奏甘泉。
弘治改元有感
明·吕㦂
我生正统末,十九干天阍。尚倚大臣子,深承宪皇恩。供奉馀二纪,典牧滁山原。曷忧去国远,抱此涓埃存。奈何及四十,目睹四改元。有鬓早潘皓,无闻蹈丘言。今上挺神圣,百灵聿骏奔。华.....
荷花盛开以病旬馀不至亭上偶成二唐律(其一)
宋·岳珂
病襟佣策杖,天镜恰开奁。青盖迷前浦,红妆间曲檐。藻窥知鹭下,萍破识鱼潜。会看吴公阵,宫蛙奏晓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