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怀
六
首
(
其
六
)
呼
吁
频
烦
扣
大
庭
,
汉
臣
应
笑
次
公
醒
。
襟
披
海
色
粘
天
碧
,
旆
拔
山
容
插
地
青
。
万
顷
冰
花
凝
晓
月
,
半
泓
云
叶
护
残
星
。
椒
盘
剩
有
家
园
酒
,
箫
鼓
那
堪
塞
上
听
。
写景
山水
咏物
边塞
秋节
寒节
冬
残月
晚
物象联想
离别送别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孙承宗的《春怀六首(其六)》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首句“呼吁频烦扣大庭”,形象地写出诗人频繁地在庭院中呼唤,似在期待远方的回应,暗含思乡之情。次句“汉臣应笑次公醒”,以汉臣的视角,暗示自己如次公般清醒,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两句“襟披海色粘天碧,旆拔山容插地青”,通过描绘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豪情,同时也借景抒发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万顷冰花凝晓月,半泓云叶护残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冷寂的冬日晨曦图,星星点点的冰花和云叶,更增添了诗人对家乡温暖的回忆。最后一句“椒盘剩有家园酒,箫鼓那堪塞上听”,椒盘和家园酒象征着家乡的温馨,而塞上的箫鼓则显得格格不入,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却心向故乡,无法忘怀那份深深的乡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孙承宗
26首
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寄友人作
元·陈宜甫
年壮共嗟吾与君,苦愁诗思乱纷纷。边城古路开残雪,夜月孤鸿叫断云。天远望乡怀渺渺,岁穷流水叹沄沄。眠醒独更堪清冷,烟陇空寒山笛闻。
秋海棠
清·爱新觉罗·弘历
塞中野卉多而脆,几度经霜委白沙。还是御园饶景色,秋风袅袅见唐花。
圣驾南苑大阅恭纪二首(其二)
清·吴家骐
城南帐殿晓云开,万骑星罗拱日来。虎旅自谙司马法,鹓班齐侍晾鹰台。两行列阵坚于壁,九进闻声动若雷。变化方圆包地轴,君王元裕统天才。
吾谷行
明末清初·吴伟业
吾谷千章万章木,插石缘溪秀林麓。中有双株向背生,并干交柯互蟠曲。一株夭矫面东风,上拂青云宿黄鹄。黄鹄引吭鸣一声,响入瑶花飞簌簌。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雷劈烧痕翠.....
南浦·寄兴
清·王士禛
河东游侠,臂雕弓、大羽箭横腰。杜曲霸陵日暮,小猎竞相邀。飙劲拓弦千石,看青天、万里洒风毛。听严城画角,射生归晚,雪暗绣盘雕。老去酒徒零落,但归来、南浦混渔樵。苔卧绿沉枪涩.....
赵北口
清·玄烨
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浴鸟迎船出,垂杨隔浦分。中流清赏洽,箫鼓陋横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