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咏物
赞美
怀古
抒情
秋节
炼丹
养生

赏析

这首宋诗《丹砂歌谢胡史君惠砂床》是高似孙所作,以丹砂为主题,表达了对胡史君赠送砂床的感激之情。诗人首先赞美宜州丹砂品质优良,来自神话中的旸谷,不同于辰溪的砺石般锐利,其色泽独特,如素霓裹着赤城霞光,斩猩血染透于阗美玉。接下来,诗人运用瑰丽想象,将日光照耀下的珊瑚比作姹女金芙蓉,生动描绘了丹砂的美丽和神秘。诗人进一步强调丹砂的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宝物,即使分割开来,其内在的红色气息依然深藏山峰。然后,他联想到炼丹术中的传说,暗示胡史君赠送的砂床可能含有神秘力量,能够引发变化,散发出五彩光芒。最后两句,诗人借用淮南鸡犬升天的典故,表达对胡史君赠予的砂床能带来超凡体验的期待,认为它具有提升生命境界的能力。整首诗语言华丽,富有象征和隐喻,既赞美了丹砂的神奇特性,又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知可能性的向往。

高似孙

188首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