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育
王
山
育
王
名
刹
古
流
传
,
灯
火
于
今
几
百
年
。
舍
利
有
光
垂
半
榻
,
雨
花
无
数
散
诸
天
。
铁
轮
高
揭
晴
轩
外
,
玉
几
端
临
宝
阁
前
。
最
忆
能
吟
澹
游
叟
,
东
湖
先
渡
月
波
船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山
悼亡
情感
友情
山水
秋天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月鲁不花的《游育王山》以育王名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寺长存、灯火辉煌、舍利放光、雨花飘散、铁轮晴轩、玉几宝阁的壮丽景象。诗中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历史的悠久,还融入了对一位能吟淡游老者的回忆,以及对东湖月波船渡的浪漫想象。首句“育王名刹古流传”点明了育王山上的寺庙历史悠久,名声远播。接着“灯火于今几百年”则强调了寺庙在时间长河中的持续存在,灯火依旧,仿佛见证了千年的变迁。接下来的“舍利有光垂半榻,雨花无数散诸天”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舍利的光芒与雨花的飘散描绘得既神秘又美丽,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铁轮高揭晴轩外,玉几端临宝阁前”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庄严,铁轮高悬于晴空之下,玉几则置于宝阁之前,两者相映成趣,凸显了寺庙的神圣与尊贵。最后,“最忆能吟淡游叟,东湖先渡月波船”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勾勒出一位淡泊名利、游历四方的老者形象,他或许曾在东湖之上,乘着月波之舟,体验过一番超脱尘世的逍遥之旅,这一细节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和哲思意味。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育王山寺庙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及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月鲁不花
11首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