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见
心
上
人
名
山
登
览
意
舒
徐
,
不
觉
留
连
七
日
馀
。
童
仆
饱
餐
香
积
饭
,
主
宾
閒
阅
翰
林
书
。
买
山
葬
友
开
神
道
,
度
子
为
僧
奉
母
居
。
方
外
高
风
敦
薄
俗
,
同
年
感
激
更
何
如
?
写景
抒情
友情
主宾关系
生活情趣
地方风俗
节日
亲情
母爱
怀念亡友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月鲁不花的《谢见心上人》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名山登览意舒徐”,描绘了诗人从容不迫地攀登名山,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接着,“不觉留连七日馀”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期间流连忘返的情景,充分体现了他对这次登山经历的深刻印象和喜爱。“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閒阅翰林书”两句,通过描述随行者的满足与主宾之间的闲适阅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暗示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尊重。通过购买山地安葬友人,并为儿子出家以奉养母亲,表现出他对亲情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传统孝道的坚守。最后,“方外高风敦薄俗,同年感激更何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与自己同年相识的朋友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话既是对自然风光的颂扬,也是对友情的深情表达,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风气的正面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亲情以及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和美好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月鲁不花
11首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建孔子庙,延儒士为师,以教后进。历监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纳之。升吏部侍郎,铨选于江浙,时称其公允。除吏部尚书,迁大都路达鲁花赤,以刚正称。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以地为张士诚所有,避往庆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谥忠肃
猜您喜欢
九日寻菊南郭因至海上观骑射
明末清初·彭孙贻
九日提壶问菊花,开篱恰到故侯家。空园薄暮楸梧冷,乱石登台薛荔斜。风急海天寒戏马,秋深林樾动栖鸦。年年兄弟茱萸会,莫惜黄公酒再赊。
和汝弘客中除夕之作赠别
明·金幼孜
江湖久客倍思归,行李匆匆忽告违。晓日江花留去棹,东风官柳拂征衣。壮怀每欲凌仙岛,清誉空惭在禁闱。问讯严亲多寿考,玉堂还有寄来诗。
玉楼春·同官载酒为叔母寿次韵为谢,时自潼过遂
宋·魏了翁
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
题徐鞠人同年北江旧庐图
清·沈曾桐
海王置官烧琉璃,迤南有井清且漪。北江先生旧卜宅,百年徐子来居之。北江抗疏击权贵,头颅分与欧刀期。天王圣明臣不死,投荒万里百日归。徐子起家官禁闱,风流文彩高山思。读书尚友眼.....
莺啼序
清·俞樾
人生白驹过隙,早平分一半。忆生小、冷粥寒齑,十年辛苦莹案。登科记、秋风两度,蟾宫省识嫦娥面。尚寒酸苦守,青毡一灯孤馆。大好新安,草屩布袜,寄游踪汗漫。喜门外、问字人来,少.....
送唐给事出使侍母还乡
明·梁储
朝回长得奉慈闱,又却乘轺侍远归。江水自饶鱼入馔,门闾偏称锦为衣。君亲恩重知难报,江海情深念久违。驱遍羊肠无畏处,也应持此报春晖。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其一)
明·罗钦顺
坎止流行到处欢,童颜无藉酒卮还。元宵月朗心千古,纸帐风清屋半间。晚爱吟诗浑入杜,早知寻乐独希颜。分来一派源头水,洗透诸儿梦觉关。
代求子绍上魏邸寿诗
宋·楼钥
皇家基业天与隆,金枝玉叶槃石宗。我皇圣德摩苍穹,朱邸森列庆所钟。仲氏吹篪何雍雍,云梦八九罗心胸。群经读遍巾箱中,笔端豪气舒长虹。殿前玉佩声冬珑,天人眉宇辉宸枫。大名起魏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