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怀古
地点
励志
父老
写景
功臣
古风
豪迈
咏史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沛县歌风台》描绘了沛县歌风台这一历史遗迹的雄伟景象和其所承载的历史感慨。诗中通过荒台的嵯峨,暗示了昔日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逐鹿未倾秦社稷"暗指刘邦争夺天下的激烈竞争,而"斩蛇先定汉山河"则象征着他以斩白蛇起义开创新朝的传奇故事。诗人接着指出,尽管功臣们被封赏爵位,但勇猛之士是否还能像当年那样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最后,诗人以当地父老还知晓这些千古往事,提醒后人不应忘记历史教训,暗示应当汲取前人的智慧,而不是沉溺于往昔的荣光或哀叹,正如刘邦当年并未沉迷于胜利后的歌舞升平,而是警惕地唱出了《大风歌》。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警醒。

于谦

426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寄钱允吉
元末明初·蓝智
故人七月海南来,言向蓟州省亲去。故垒荒台秋正深,断雁残鸦日云暮。吴中风味誇莼鲈,舟过钱塘酒屡酤。钱王铁箭江上有,子胥怒涛天下无。王事有程须早发,别家又是中秋节。平生意气薄.....
日本绍明知客请赞
宋·释智愚
绍既明白,语不失宗。手头簸弄,金圈栗蓬。大唐国里无人会,又却乘流过海东。
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
唐·韦应物
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大司寇金公芙蓉溪诗
明·蒋山卿
丈人昔卧芙蓉溪,蓉溪宛在涪江西。一水萦纡带茅屋,千花烂漫明沙堤。清秋落景森萧爽,天远沧洲惬心赏。霏霞袅雾时明灭,白鸥翠鸟长来往。此时吾亦爱吾庐,隐几青山独著书。霄汉一朝通.....
怀扬通州(其四)
宋·文天祥
仲连义不帝西秦,拔宅逃来住海滨。我亦东寻烟雾去,扶桑影里看金轮。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
登西坑垄下高岭归里良和康志行韵
明·刘崧
千步更万步,步入白云中。独归里良寺,还望紫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