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别
三
章
(
其
三
)
小
子
复
牵
衣
,
岐
路
含
百
虑
。
不
知
行
何
方
,
强
欲
偕
我
御
。
念
当
远
乖
离
,
何
忍
挥
之
去
。
悲
哉
游
子
吟
,
斯
须
哀
乐
具
。
中
怀
如
悬
旌
,
摇
摇
不
得
住
。
依
依
天
属
亲
,
抚
事
愧
童
孺
。
离别
送别
情感
思乡
亲情
怀旧
悼亡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李因笃的《纪别三章(其三)》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离家时的复杂心情。"小子复牵衣",以孩童的形象,写出送别的孩子不舍之情,"岐路含百虑"则暗示了即将分别的迷茫与忧虑。"不知行何方,强欲偕我御",表达了亲人对游子的关心和挽留,但又明白无法阻止其前行。"念当远乖离,何忍挥之去",流露出深深的离愁,诗人不忍心与亲人分离,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接下来的"悲哉游子吟,斯须哀乐具",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哀伤,短短的时间里,欢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中怀如悬旌,摇摇不得住",比喻游子的心境如同飘摇不定的旗帜,无法安定,表达了内心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依依天属亲,抚事愧童孺",诗人感慨自己作为成年人,面对离别之事,竟不如孩子般能坦然接受,充满了自责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亲情纠葛和游子的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