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使
西
使
怀
宿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边塞
离别
冬景
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所作,以长至前两天与曹秋岳先生一同宿雁门关时的所见所感为题材,四十韵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使者归途、云州路遥、马蹄催促、边关景色、佳友相聚等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诸如“野涸”、“冰霜积”、“戍垒”、“荒陴”等词,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诗人感叹人事变迁,朝廷决策的艰难,以及战争未息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才的推崇。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如“抚迹怀难尽”,也有对未来期待,如“他年烦太史,永纪雁门朝”。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个人的失落与无奈,如“素志蹉跎失,朱颜积渐凋”。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雁门关为背景,融合了边塞风光、友情抒怀、政治感慨和个人命运,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