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阙
雪
后
古
柏
下
有
作
长
安
城
中
雨
成
雪
,
退
食
冲
寒
过
东
阙
。
苍
然
古
柏
势
横
空
,
数
尺
盘
拿
成
百
折
。
玉
龙
战
罢
缠
碧
绡
,
流
涎
喷
沫
疑
不
飘
。
仙
人
掌
上
露
初
冻
,
五
老
峰
头
冰
未
消
。
飞
花
拂
面
吹
还
转
,
步
屧
穿
林
印
犹
浅
。
鹤
氅
衣
轻
动
欲
翻
,
水
精
帘
重
寒
初
捲
。
风
骨
昂
藏
夐
出
尘
,
俨
如
佩
玉
抱
长
绅
。
须
知
世
有
后
凋
质
,
元
是
仙
家
不
老
身
。
写景
写雪
咏物
抒情
赞美
地点
长安城
古柏
山水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冬日降雪后的景象,诗人李东阳在退朝归家途中,感受到古柏坚韧不屈的气势。他笔下的古柏横空出世,枝干盘曲如百折,仿佛经历过一场玉龙般的战斗,虽冰雪覆盖但仍生机勃勃。仙人掌上的露珠冻结,五老峰头的冰雪尚未消融,显示出冬日的严寒与静谧。雪花飘落,轻拂面庞又随风回旋,诗人漫步林间,脚印尚浅,衣裳轻薄的鹤氅在寒风中微动。帘幕厚重的水晶帘被风吹起,透露出深深的寒意。诗人的风骨卓尔不群,如同佩玉般高贵,怀抱长绅,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诗人以“须知世有后凋质,元是仙家不老身”收尾,寓意古柏虽经寒冬考验,却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和超脱世俗的仙道精神。整体而言,此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古柏的坚韧与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
李东阳
1557首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